超赞特产>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特产

姜湖贡米

姜湖贡米特产照片

郯城特产姜湖贡米介绍

姜湖贡米属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特产

姜湖贡米,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城县归昌乡是传统的农业乡镇,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素有“鲁南米仓、郯城归昌”之称。郯城县归昌乡属温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利于农业生产。姜湖贡米“晶莹剔透、色如白雪、食之清爽可口、香如胶糯”。姜湖贡米外观漂亮整洁,米粒较细长,透明心腹白小;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不粘结且富有弹性,冷后不硬不回生,适口性好;出糙率和整精率要高,加工性好。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姜湖贡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姜湖贡米历史渊源

城县归昌乡是传统的农业乡镇,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素有“鲁南米仓、郯城归昌”之称。

相传,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途经郯城姜湖坻一带,食“姜湖米”后赞不绝口,遂命以进贡,“姜湖贡米”由此而来。

姜湖贡米产品特点

姜湖贡米品质特性

姜湖贡米“晶莹剔透、色如白雪、食之清爽可口、香如胶糯”。姜湖贡米外观漂亮整洁,米粒较细长,透明心腹白小;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不粘结且富有弹性,冷后不硬不回生,适口性好;出糙率和整精率要高,加工性好。

姜湖贡米营养价值

姜湖贡米中一般含蛋白质7%-8%、氨基酸6.5%-7.0%、淀粉80%-85%之间,含铁10.5毫克/千克-11.5毫克/千克、钙5.8毫克/100克-6.5毫克/100克、磷105毫克/100克-115毫克/100克。另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姜湖贡米产地环境

姜湖贡米土壤地貌

郯城县归昌乡地处平原,地势低洼,多系幼年水稻土,是1958年稻改后,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使原来的土壤类型(多为砂姜黑土和潮湿土)形状改变,具有了水稻土的特征,从而发育而成的一个新土类。其主要标志是,由于淹水、旱作反复交替,形成了幼年水稻土特征的氧化还原耕作层,大量的锈纹斑渗入土壤层。这一土壤类型,由于年龄较短,还不是典型的水稻土,故称为幼年水稻土。该土种大多是第四纪早期,即1万年以前的洪积、湖积黄土状母质。该母质形成的土壤,质地粘重,耕作困难,易积洪涝,养分丰富,潜在肥力高。

姜湖贡米水文概况

郯城县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沂河、沭河、中运河水系,流向多为自北向南,均为季节性河流,全县主要河道45条,全长620.7公里。沂河、沭河纵观县境,为过境主要河道。归昌乡境内河流有老墨河、郯新河、柳沟河、马头引水渠等,建国后经多次大规模治理,在疏浚旧河道的同时开挖新河,全乡河道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河网布局,基本具备承接蓄水、排泄内涝的功能,境内水利条件配套齐全,地下水源充足,农田排灌设施配套齐全,水质清澈,无污染,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同时姜湖贡米种植区内无大型工厂,灌溉水均来自地下水或河水。无“三废”排放和空气污染,也没有重金属污染历史。

姜湖贡米气候概况

郯城县归昌乡属温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利于农业生产。年均日照时数为2354.5小时,日照率为53%。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3.1-13.7℃之间,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1.1℃,无霜期212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间隔日数(作物生长季)212天,积温4415.7℃,保证率80%的积温4290.0℃;月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度的间隔日数(作物活跃生长季)117天,积温2894.5℃,保证率80%的积温2500℃。平均降雨量835.5毫米,≥0℃间的(农耕期)降水量809.4毫米,占年总量的97%;≥10度间的(喜温作物生长季)降水量733.5毫米,占年总量的88%;≥20度间的(喜温作物活跃生长季)降水量569.6毫米,占年总量的68%。这种雨热同季的特点,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姜湖贡米产品荣誉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姜湖贡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姜湖贡米地理标志

姜湖贡米地域保护范围

姜湖贡米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郯城县归昌乡所辖的29个行政村、2个部队农场和2个地方国营农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3′00″-118°20′00″,北纬34°28′00″-34°34′00″。

姜湖贡米质量技术要求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要求与特殊内容规定

姜湖贡米的产地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土壤、灌溉水无污染,远离厂矿企业,环境质量符合NY5116-2002无公害水稻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2)品种选择与特性要求

选取经过国家种子部门审定的品种、并且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代表性的品种有阳光200、临稻11、苏秀9号等。

(3)生产过程管理

①肥床、稀播、旱育带蘖壮秧

水稻生产要采用规范化旱育苗方式育苗。做到肥床、稀播、旱育带蘖壮秧。“育秧先育根”。选择通透性好,疏松肥沃,非盐碱土,地下水位低、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灌排方便的地块育秧。为提高保温和育苗效果,倡导中棚育秧、中棚育苗,床宽3.54米,棚架高1.5米为宜。床土要耕松耙细,整平床面,用细的腐熟粪肥调配好营养土。在当地平均气温稳定到12℃时开始播种。秧田播种量宜稀不宜密。播前苗床浇足底水,每平方米匀播芽籽200克,最多不超过250克,播种后,用木板将种子拍压入土。再用无草籽的过筛沃土覆盖0.5-1.0厘米。最后在床面上铺好地膜,做好保温工作。旱育苗以底肥为主,一般苗期不追肥。水稻用中苗或大苗插秧。

②早整地、适时早插、合理稀植

合理耕作,整平土地,适时插秧,合理稀植,是水稻高产的重要条件和基础。采用合理耕作,以旋耕为主,一般翻一次,旋耕二次,适当深松。要早翻、早整、早耙的三早整地,在此基础上,再用水耙整平,以保持土壤良好结构。水耙整平要求地面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达到“寸水不露泥”的程度。应以施用优质腐熟圈肥为主,每亩用量4000千克,在6月上中旬施入,增加土壤有机质,圈肥要求在翻耙前施用,做到全层施肥。化肥每亩使用磷酸二铵1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15千克,6月上中旬即麦收后整地时做基肥使用。适时早插可相应地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增加早分蘖成大穗的比例,提高成穗率,并增加水稻抗逆性。6月中下旬开始插秧。插秧规格,要提倡合理稀植,一般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和30厘米×16.5厘米,每平方米保证插满20-25穴,每穴3-4棵苗,要拉线插秧,做到行均、穴匀、棵准。插秧深度2-3厘米,插后查田补苗,做到不伤苗,不窝根,不插死秧。

③搞好插秧后田间管理

按水稻生育的叶龄指标合理施肥、合理灌溉、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实现高产丰收的保证。7月中旬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均匀撒施;8月中下旬水稻进入灌浆期时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喷雾。水稻对水的要求甚为严格,必须坚持净水灌溉,用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严格禁止污水灌溉。在插秧后返青前要湿润管理,扶苗护苗,以促为主,以利壮根增蘖。在分蘖期需灌3-4厘米水层,浅水层能够提高地温水温,为水稻分蘖创造良好条件。晒田是稻田水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适时晒田可抑制过多分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和光照条件。孕穗至抽穗期,光合作用强,代谢作用旺盛,外界气温一般较高,水分蒸腾量较大,这时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应把水层保持在4-6厘米为宜。抽穗扬花期是水稻对水反应较敏感的时期,水分不足,会造成抽穗不齐,授粉不好,秕粒增加。灌5-7厘米水,促进灌浆速度。抽穗后20-35天应采取间断灌水,使土壤保持饱和壮态,促进老根吸收养分,达到养根保叶活秆成熟。黄熟初期排干,洼地可适当提早排水,漏水地可适当晚排。水稻生产提倡采用以人工为主的措施进行灭草。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综合防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把农药使用量控制在最低量。把病虫控制在经济阀值以下,减少农药残留。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掌握防治适期,及时消灭病虫源。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

在水稻完熟期收获,捆小捆,稻捆直径25-30厘米,晾晒3-4天,然后脱粒。也可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晒干扬净后储存。在姜湖贡米的生产上,以突出原粮特点,集成了传统生产工艺,良种栽培为基础,开展新工艺、新品种的应用研究,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进行精心制作,推广应用多机轻碾、光电色选、机械抛光、电子定量、真空包装等多项大米加工新技术,使姜湖贡米品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姜湖贡米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大米”的卫生指标。执行NY5115-2008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姜湖贡米专用标志使用

地域保护范围内的“姜湖贡米”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姜湖贡米”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郯城县姜湖贡米富硒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申请,并按照“姜湖贡米”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包装用材料应符合GB11680规定,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规定。

姜湖贡米补充介绍

  在鲁南地区郯城县西南部有一个以盛产水稻和稻田养蟹而闻名遐迩的乡镇——归昌乡。据史料记载归昌乡古时称为兴隆镇,周代周文王姬昌曾带兵在此作过长时间的休整,后为纪念文王(姬昌)访贤归来,更名为归昌,后又因该乡盛产水稻而改称稻田乡。在乡驻地东南2公里处,有一片低凹涝渍地,当地人称之为姜湖。传说姜子牙曾在此以直钩垂钓(惑者问之,答曰:“愿者上钩,不愿上钩顺水流”),姜湖由此而得名。当初姜湖方圆几十里都是一片涝渍地,水深处深及几人,水浅处没及脚面,五谷不生,长年生长着“樟巴”、“荸荠”、“老鸹爪”(当地俗名)等浅水植物,每当秋、冬季节,老百姓便手挽提篮到田里挖采其根茎充饥。传说有一年冬天,王婆正在姜湖边上挖采樟巴,忽听身后有一男子道:“老人家,你挖这些草根作何用处?”王婆答曰:“此处五谷不生,家无隔夜之粮,挖些樟巴聊以充饥也。”男子道:“此根虽可食,无奈只解一时之饥也。”说罢从怀中掏出一粒红芒稻(稻粒长1厘米左右)交与王婆,告之曰:“明年春天你可把这粒红芒稻撒到地中,秋季收获,去其糟壳,便可煮食,食之神清气爽,可保半年不饿”。随即那男子又从怀中掏出一粒大米掐其一半交与王婆,嘱其饥荒时食之。王婆将信将疑,待再欲细问,那男子已飘然而去。此时,王婆方醒悟,那男子原是一位仙人。王婆牢记仙人嘱咐,第二年秋天果然收获了许多稻米,这片涝洼地从此结束了只长水草不生五谷的历史,并在全乡范围内逐渐繁育起来。

  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1752年,乾隆皇帝南巡时进驻郯城后曾微服私访来到姜湖边上,当时已是夕阳西下,乾隆发现有一茅舍正冒着袅袅炊烟。于是乾隆和侍卫便向茅舍奔去,待扣开篱笆门,迎出一位白发苍苍的清秀老人,乾隆说是过路商人想讨碗水喝,老人十分盛情地招待了乾隆。茶罢,老人说:“天已不早,二位爷想必一定饿了,吃碗米饭再走吧?”此时主仆二人确已饥肠辘辘,因此也没多推辞。一来二人走得又累又饿,二来姜湖之米清香怡人,因此乾隆吃得特别香甜,边吃边赞不绝口。吃罢命侍卫拿出一锭银子付给老人,老人坚辞不受,最后不得已而收之。老人千恩万谢,并说:“二位爷既是诚心夸俺饭香,如不嫌弃,今晚就在俺这儿歇宿一休,待明天,俺做更好吃的米饭给二位爷尝尝”。乾隆一时兴起,便真的住了下来。夜间乾隆向老人详细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老人一一告之,并向乾隆详细讲述了郯城1668年大地震的惨景和关于姜湖米的传说。乾隆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直谈到鸡叫方才歇息。第二天起来,老人早已把米饭做好。乾隆本不相信老人今天会做出什么更好吃的米饭,可来到饭桌前一看,碗中米粒晶莹剔亮,香气扑鼻,其中还有一种粉白色的豆子,食之,其味确实比昨晚上的米饭更加好吃。乾隆问这白豆子叫什么?哪里来的?老人回答说:“这白豆子是我在姜湖边上采的,我也不知它叫什么”。(这便是我们今天说的“姜豆”)。乾隆皇帝因与姜湖米有着这段奇缘,因此命当地县令每年以姜湖米进贡朝廷,从此便有了姜湖贡米之说。

  地域范围

  归昌乡是个传统的农业乡镇,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素有“鲁南米仓、郯城归昌”之称。归昌乡东西8.5公里,南北11.5公里,总面积68平方公里;乡境地处平原,地势低洼,多系幼年水稻土种,建国前,由于沂、沭河经常决口,每至汛期,此处汪洋一片,被称之为“湖”,沿用至今。姜湖贡米地域保护范围位于郯城县西南部的归昌乡,所辖的29个行政村、2个部队农场和2个地方国营农场,东至归昌乡范庄村,西至归昌乡高庄村,南至归昌乡东凡村,北至归昌乡郯庙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3′~118°20′,北纬34°28′~34°34′之间,平均海拔高度为30~34米,地域保护种植面积4000公顷,总产量3.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郯城县志》赞誉姜湖贡米“晶莹剔透、色如白雪、食之清爽可口、香如胶糯”。姜湖贡米外观漂亮整洁,米粒较细长,透明心腹白小;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不粘结且富有弹性,冷后不硬不回生,适口性好;出糙率和整精率要高,加工性好。 2、内在品质指标:姜湖贡米中一般含蛋白质7℅~8%、氨基酸6.5℅~7.0%、淀粉80℅~85%之间,含铁10.5mg/kg~11.5mg/kg、钙5.8mg/100g~6.5 mg/100g、磷105mg/100g~115 mg/100g。另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3、安全要求:姜湖贡米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 大米”的卫生指标。执行NY5115-2008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姜湖贡米”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姜湖贡米”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